正在阅读:与贫困的较量就是化解难题——记长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才源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1
当前位置:首页 / 新闻 / 社会民生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与贫困的较量就是化解难题——记长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唐才源

转载 枞阳网04-19 08:01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枞阳在线 作者:蒋冬青 226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

  铜陵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干部唐才源,2017年4月由组织派驻到长沙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。任职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紧紧依靠上级党组织和政府,配合村两委,为该村贫困村出列和贫困户脱贫努力工作,排忧解难。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民们交口传颂着他的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。

  路灯下的甜蜜

  每当夕阳西下,夜幕降临,长沙村几十盏路灯齐明,灿然的灯光下,村民们三五成群开始悠闲地散步,几个文化广场一队队村妇在灯光下跳着健身舞……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。

  “说实在的,接到脱贫攻坚任务,心里忐忑不安,不是舍不得舒适的工作环境,而是担心自己做不好精准扶贫工作。作为一名党员,对工作不能挑肥拣瘦,我必须义无反顾担起责任。”唐才源这样说,更是这样做了。长沙村是个贫困村,村情复杂,底子薄,贫困人口多。他和村两委一班人,除了走访、建档立卡,心系群众,精准施策以外,更是精心谋划美好乡村建设之道。针对全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,道路不畅通,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的难题,他做了一个全面规划,向自己工作单位的领导详尽汇报,累计争取了帮扶资金32.5万元,畅通了渡口道路,建起了太阳能路灯,添置了村部必需的基本办公用品。

  他依靠帮扶单位,化解了落后的村容村貌的难题。路灯下,不少村民意味深长地说:“现在,我们闭塞的长沙洲有了现代化的气息,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,这在过去做梦也想不到。”

  卖菜的执法者

  他认为,摆脱贫困,关键是要量身打造中长期发展规划,依托产业,用智慧与志气,打造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特点和优势。在贫困户脱贫方面,他和村两委一起,根据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,致贫原因,可享受的政策,同帮扶对象仔细商讨,制订脱贫方案和具体措施,选择种植或养殖,做到户户有项目,人人可就业。贫困户养鸡养鸭,养猪养鱼,种藕种葛,种药种菜,一般人均增收五到八千元左右。在村集体出列方面,他协助村两委积极落实光伏发电和蔬菜大棚两个项目的建造,制订管理措施,创建就业岗位,落实贫困户就业人员。

 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,村大棚蔬菜没有打开销售市场,这个难题极大地困扰着村两委。“不但要保住巨额成本与贫困户的人力投资,而且还要让集体经济有所壮大”。他向村两委表示,一定要努力卖掉这些蔬菜。他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,请求局领导支持自己把菜运回来销售。在局领导精心组织下,他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内部向职工销售了两千多斤毛豆,三千多斤辣椒,四千多斤甜玉米。

  露天里的蚊香

  他说:“过去为了解放全中国,我们共产党人攻克敌人的一个一个碉堡,现在脱贫攻坚,就是要化解阻碍致富的一个一个难题。”为此,他一心扑在工作上。刚开始驻村时,由于水土不服,他浑身起满了风疹,仍然天天吃住在村,坚守在村。

  他已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人,但在农村基本建设的施工现场,总是能看到他和村干部一起忙碌的身影。在新长洲意杨林里,有他留下的足迹;在道路施工场地,有他洒下的汗滴;在涵闸改建的图纸上,有他印上的指纹;在村蔬菜大棚里,有他种下的蔬菜。特别是2017年和2020年两年的防汛抗洪战斗,他更是身先士卒吃苦在前,享乐在后。

  在江堤上,他服从村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值班安排,和村民一道冒着酷暑踏着泥泞,查险抢险。租住的村民家里有电扇空凋,可是晚上他值班归来,从不占位子抢凉风,只是默默地点一盘蚊香,到滚烫的楼顶上,露天躺下休息。面对群众的赞誉,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我是来帮忙的,不是来添麻烦的!”

已有1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返回顶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