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暮春时节,枞阳县浮山镇太平村群山披绿,杜鹃红艳,种植基地里葡萄萌芽展叶,黄花菜遍地翠绿,工人们忙着在田野间挥锄劳作,处处生机勃勃。
太平村是浮山镇西北部的小山村。在2016年以前,这里曾因为无主导产业、缺乏资金,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,是浮山镇唯一一个贫困村。而如今,在葡萄、黄花菜等特色产业的带动下,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壮大,村民也都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。
近日,记者走进太平村的采摘园基地,只见大棚内一棵棵粗壮的葡萄枝蔓缠绕,新芽吐翠,二十多名工人正穿行其间,忙着进行葡萄卷须摘除、定芽定枝等“精细活”管理。“现在正是大棚葡萄管理最忙碌的时期,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今年的收成。”太平村党总支书记齐美树介绍说,该基地面积约为40亩,种植了阳光玫瑰、夏黑等十余个优质葡萄品种,预计今年的产值可达十余万元。“今年我们还新引进了中高端品种妮娜皇后,明年就能挂果。等基地的葡萄都到了丰产期,预计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四十万元。”
“我在这里一年大概就干四五十天的活,都是些轻巧事情,也能拿到五千多元的工资。”在太平村的黄花菜特色种植基地里,59岁的村民施成虎一边锄草一边对记者说,他因为患有慢性病,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,自黄花菜特色种植基地建设起来后,他每年都会来这里做些除草、采摘等简单工作,现在不仅脱了贫,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。
齐美树告诉记者,该基地共种植了一百多亩黄花菜,目前的年产值约为30万元,预计丰产期预可达50万元,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的土地,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。“平时的田间管理虽然不需要太多人员,但在黄花菜采摘的两个月时间里,每天的用工量要50多人,基本上都是村里的村民,每年发给工人的工资有50多万元。”
据了解,太平村自2017年成立村级合作社后,因地制宜,投入资金36万元新建40亩葡萄采摘园基地,并与当地种植大户开展合作,投入资金70万元新建了100亩黄花菜特色种植和加工项目,于当年成功出列。去年又投入40万元实施葡萄园大棚建设及农产品保鲜项目。目前,葡萄和黄花菜不仅成了太平村的特色产业,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,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居家就业,帮助他们脱贫致富。“接下来,我们还要继续优化发展好这两大特色产业,让产业留人,让产业富人,齐心协力,共建美好家园,共享小康生活。”齐美树说道。